Rechercher

trier_par
Nombre de résultats :8210
Page

项目实施前

“挑战中国性别失衡”是继两项探索性调查之后的第三个调查项目,前两个调查项目分别于2008年在安徽某县和2010年以西安郊区流动人口为对象展开。 上述两项调查形成的研究文章都以一个公设为基础,即大龄未婚男性在当今中国社会所能得到的传统上与婚姻相连的权利(生育子女、与女伴同居、有性关系)十分有限,而且在被迫失婚的情况下,他们很难就这些权利的缺失得到社会补偿。其中下面几点尤其值得注意: 大龄未婚男性比已婚男性更少有性行为。贫困对中国男性具有双重排挤作用,贫困不但让他们无法成婚,还让他们缺少发生性行为的对象。平均而论,大龄未婚男性的避孕套使用率低下而且他们对性传播疾病缺乏认识,这让他们的性安全具有高风险的特征。 已经做过的两项调查均由国立人口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共同资助,并由通过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和国立人口研究中心合作进行,而这两大研究机构也是本次“挑战中国性别失衡”调查的主要合作研究者。 未婚、贫困和性 未婚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大量研究过。在我们曾经调查过的农村地区,贫困具有双重排挤效应。贫困不但让未婚男性无法成婚,而且还将最贫困的未婚男性排挤到所有性活动之外。 避孕套使用情况 在我们曾经调查过的农村地区,“被迫失婚”的男性在性关系过程中很少使用避孕套,因此,平均而言,他们在性安全方面具有高风险特征,这与他们对性传播疾病缺乏认识有关。 性行为 “被迫失婚”的男性由于难以获得合法稳定的性伴侣会以其他性行为作为补偿,然而这种补偿只是部分的,换言之,平均而言,他们比已婚男性更缺少性活动。

Page

调查问卷和质性访谈

“挑战中国”项目的问卷调查针对的是两个男性群体:一为在调查开展期间居住在农村地区的男性,二为于调查涉及的农村地区出生但在调查期间已经进入城市打工的男性。针对这两个不同群体,我们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调查问卷。而每种调查问卷又通过设置过滤性问题将男性调查对象细分成了两个子群:一为已婚或与伴侣同居的男性,二为单身男性(未婚、离婚后未再婚或丧偶后未再婚)。两种问卷都包含了大约250个问题(包括过滤性问题在内),并按照不同主题分为七个部分依次进行询问: 1)  第一部分(24-39 个问题)旨在搜集受访人的基本个人信息。 2) 第二部分 (31个问题)询问受访人对男女性别角色的看法。 3) 第三部分(5-45个问题)旨在了解受访人的婚育观念,这部分问卷主要围绕三个主题组织:伴侣或婚姻状况、配偶选择模式及对长期单身的看法。 4) 第四部分(40-85个问题)询问受访人对性规范的看法及个人性行为情况。这部分问卷由受访人单独使用电脑问卷界面作答(电脑辅助面访调查系统)。 5) 第五部分(7-14个问题)旨在观察受访人的生殖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情况及面对感染威胁或受感染后的就诊情况。 6) 第六部分(11-14个问题)询问受访人社会交往和娱乐情况。 7) 第七部分,询问受访人对某些可能影响到其个人生活的中国人口或社会问题的看法